內容目錄
Toggle前言
你知道台灣第一隻新創獨角獸是誰嗎?(獨角獸定義:公司成立不到 10 年,但估值達 10 億美元以上,且還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公司)
從 2012 年 6 月創立到 2021 年上市,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只用了 8 年 9 個月,成為了台灣首家被紅杉資本投資的AI獨角獸公司。與科技巨頭 Google 6年、Facebook 8年、Uber 10年相比,Appier 在極短的時間便達成上市成就。
“ Making AI easy by making software intelligent ”
讓 AI 變得簡單、讓軟體智慧化,是 Appier 一直以來的目標與企業的核心理念。
從台灣出發,面向全球的 Appier,到底在賣什麼?創始團隊是誰?他們做對了什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 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的故事!
如果你只有 1 分鐘,可以帶走的 3 個 Takeaways
- 成功的 AI 商業應用案例:
Appier 通過強大的 AI 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消費者數據,實現客製化的行銷。
這種 AI 商業應用不僅提高了企業廣告轉換率,也在嚴格的數據隱私法規之下,仍能有效地利用第一方數據,達成消費者隱私與企業客戶體驗的雙贏。 - 創業初期把失敗當吃補:
創辦人游直翰及其團隊,在創業初期失敗 8 次仍不氣餒,持續測試和調整商業模式,最終找到合適的市場切角。
有時創業除了機運,更需要面對困難能堅持不懈,
如同 Appier 的核心文化:開放的心態、精準的溝通,以及挑戰世界的野心。 - 第一天就要有面對全球市場的勇氣:
Appier 創立之初即瞄準全球市場上,不只要解決台灣市場遇到的問題,更要解決國際的問題。
儘管 Appier 的商業版圖已遍及世界,但創辦團隊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在 Appier 的終極目標是成為 「軟體界台積電」成為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將 Appier 的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落地。
創立背景
Appier 的創立,要從十多年前的哈佛大學宿舍說起。在創辦人游直翰就讀電腦博士期間,常與室友蘇家永(現任 Appier 資訊長)討論當時的研究主題人工智慧,埋下了一起創業的契機。
「當時在我心裡萌芽的念頭是,我想做一些能快速改變人類生活與商業型態的事情,」游直翰說。然而,雖然創辦團隊皆為哈佛、史丹佛高材生,但創業之初仍困難重重。
失敗 8 次後的勇氣
游直翰與其團隊曾嘗試進入遊戲產業,起初共失敗了 8 次,他透露前期經費短缺,甚至到當團隊成員要進入商業展會時,只能輪流拿著入場券進入參觀。
但他們沒有放棄,經歷了多次測試市場、跌倒後的不放棄,最終鎖定數位行銷領域,於2012年成立 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開啟成功創業之途。
重量級股東
盤點 AI 獨角獸背後的那重量級股東
除了創辦人的個人持股,Appier 背後的股東包括紅杉資本( Sequoia Capital )、日本軟銀、LINE、Naver、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I),其中紅杉資本擁有最多持股。
(紅杉資本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商 / VC,曾投資Apple, Cisco, Oracle, Yahoo, Google, Paypal 等一批著名科技公司,曾一度造成矽谷科技公司的「紅杉現象」)
紅杉首次的亞洲投資,將 Appier 推向國際舞台
Appier 的成長與其投資人密不可分,尤其是紅杉資本的加入,更是為 Appier 帶來了國際關注度和資源。2014年,紅杉資本正積極尋找亞洲新創投資標的,Appier 的 AI 技術護城河與優秀團隊立刻讓紅杉資本留下深刻印象。
有趣的是,原先游直翰對於紅杉資本沒什麼概念,一派輕鬆地的去做投資簡報,沒想到帶來600 萬美元的投資,也是擴大營運規模、站上國際舞台的重要轉折點。
游直翰提到,紅杉資本的投資成為 Appier 當時的加速器,不管是產品能見度、人才招募,更甚至是創辦團隊對資本市場的熟悉度,都有大幅度的進步。有了 2014 年的紅衫經驗,讓 Appier 能更自信面對資本市場的挑戰。
催生 Appier 的背景故事
Appier 到底在賣什麼?
用一個詞概括就是:AI 數位行銷工具。
用一句話介紹就是:在更嚴峻的數位廣告與行銷環境,用更聰明的方式,在行銷旅程的每個階段精準地抓住消費者。
為何說數位廣告環境很艱難?難在哪?
先講結論,就是第三方數據變少了,可以了解消費者的資訊變少了。
科普時間:第一方、第三放數據分別是什麼?
– 第一方數據:可以想像成企業自己的記事本。裡寫記著客戶在網站上的所有行為,如買了什麼產品、在網站上停留了多久,或對服務的反饋。
- 舉例:餐廳通過顧客訂位系統收集到顧客的姓名、聯絡方式和訂位時間
– 第三方數據:其他人透露的市場消息。如企業與市場調查公司購買的數據,以便了解市場整體狀況、對潛在顧客更了解。
- 舉例:整體餐飲業市場趨勢、整體餐飲市場的顧客分析
隱私權意識抬頭,消費者隱私與企業廣告的拉扯
過去,企業可以輕易地從第三方數據獲得大量用戶行為和偏好數據,方便精確下廣告、定位高潛力客戶,從而達到高轉換。
然而,在隱私權保護的趨勢之下,企業廣告主在投放廣告時開始鬧「數據荒」。
Apple 在 2021 年推出了一項新功能,要求必須經過用戶同意,才能允許應用程序追蹤個人資訊。(就是這個每次都會跳出來的東西!大家有發現嗎?)
同時,Google 也計畫在 2024 後逐步從 Chrome 移除第三方 Cookie,讓公司取得用戶線上活動數據變得更難。
大家都不同意被追蹤數據,那企業要怎麼了解消費者?
「無論是用於外部廣告還是提高客戶轉換率,現在企業都希望能用自己的第一方數據」、「數位化程度高的客戶開始考慮第一方數據的廣告解決方案。 」游直翰說。
隱私保護意識的抬頭,會讓過去的廣告優勢消失,但新的數位行銷機會也會出現。
什麼樣的機會呢?就是找到一套有效的方法,處理企業既有的第一方數據,並洞察消費者。什麼有效方法聰明的你應該猜到了,就是游直翰深耕數十年的 AI 人工智慧。
AI 人工智慧,達成消費者隱私與體驗的雙贏
透過 AI 做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來有效處理和運用企業的第一方數據。這樣,公司們不僅可以在遵守隱私法規的前提下提供更個人化的廣告和服務,還可以根據消費者偏好,提升用戶體驗,增加顧客忠誠度。
Appier 產品
Appier 有哪些產品?
前一個段落有提到 Appier 賣的是 AI 數位行銷工具、在行銷漏斗的每個階段精準地抓住消費者。
從獲取新客到加速顧客買單,消費者旅程中 Appier 無所不在
Appier 旗下主要有三大塊 AI 產品線:廣告雲(Advertising Cloud)、個人化雲(Personalization Cloud)、和數據雲(Data Cloud)
分別對應到企業的四個痛點:顧客獲取、互動留存式行銷、交易轉換線上轉單、顧客洞察。
因為這些 AI 產品可以根據企業的產業、需求、應用場景的不同有不一樣的發揮,為了精簡篇幅,這裡用分別用兩三句話說明 Appier 如何因應企業在數位行銷上遇到的四個痛點:
顧客獲取:預測終端用戶的生命週期價值,並大規模獲取最有價值的終端用戶,將行銷支出轉變成可預測的報酬
互動留存:主動在所有通路、以最佳時機透過 AI 個人化訊息來提升與客戶的互動
交易轉換:預測、並只向猶豫的買家提供獎勵誘因,保持利潤的同時也能增加收入
顧客洞察:整合消費者數據,利用數據視覺化與機器學習,預測終端用戶的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用強大的機器學習模型,把數據做最大化利用,迎接高度客製化的 AI 行銷時代。
舉個生動的例子,Appier AI 個人化行銷平台能夠分析顧客在網站上的行為,一旦偵測到用戶有離開網站的意圖,系統便會自動觸發彈跳視窗提供優惠訊息。以漢堡王為例,此功能成功挽回準備離站的消費者,並吸引他們下單,實現高達 31% 的轉換率。
納入生成式 AI 模組參戰,Appier 淡季仍交出 33%營收成長
除了既有的四大產品線,appier 也不斷推出新功能,在2023 年 Q2 即把生成式 AI 加入產品線,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此外,儘管讓2024 年 Q1 是是數位內容與電商產業的傳統淡季,因為 Appier 強勁的營運表現和策略性發展多元化客戶群,仍交出亮眼的財報表現。
核心競爭力
做數位行銷 Saas 的公司好像很多,Appier 到底贏在哪?
Appier 的核心競爭力有二:堅強、耕耘數十年的 AI 技術,一站式的產品線。
一站式解決方案使 Appier 能夠滿足幾乎所有 B2C 客戶關於行銷、數據的需求並解決多樣的問題。
Appier 的三大產品線(廣告雲、個人化雲、數據雲)各自解決消費旅程中的不同問題,覆蓋範圍廣泛,讓 Appier 難以被單一競爭者直接挑戰。
營運長李婉菱也表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在『消費者旅程』中都會經歷不同階段,而品牌要永遠『黏』住消費者,就需要在每個階段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從財務面切入,Appier 無可取代的優勢帶來健康的公司體質
40 法則
東京資產管理公司 Asset Management One 基金經理 Seiichiro Iwamoto 表示,Appier 是少數能夠符合投資者評估軟體公司的「40 法則」的公司之一。
(40 法則:規定公司的收入成長率與利潤率總和應等於或超過 40%)
淨收入留存率 NRR
而訂閱制軟體公司最重視的淨收入留存率 NRR 呢?
(一句話簡單解釋:NRR 淨收入留存率,指的是同一個客戶群的付費變化,願意續約、付錢買更多產品、沒有取消購買服務,都能夠提高 NRR 的數值。)
Appier 在2023 年的 NRR 來到 120.3%(基於美元),客戶流失率保持在 0.604% 的低水平。
代表 Appier 不僅留住了舊客戶,來自舊客的收入較去年成長了 20.3%。代表客戶不僅續訂,還可能加購了更多功能,亮眼的數字足以展現其穩定的成長與整體動能。
Appier 給台灣創業者的啟發
Appier 的成功不僅是商場上難得一見的巨大成功(所以才叫獨角獸!),也為台灣的新創圈注入了更多熱血與信心。
在報橘的報導中,游直翰被問到:台灣人才欠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回:人才是好的,只是差一種「面向國際的野心」。
我自己覺得這是一種堅持,心態上的堅持。
譬如說,在美國或哪一國公司可以做到很酷的技術,你可以有幾種心態:
一種會拍拍手說好厲害;還有一種會說我們可以怎樣 copy;
但更積極的是他已經做到這樣子了,那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怎麼去改進甚至去突破?
假設我們有更多人是往這個角度去思考的話,我相信台灣也是可以變成一個軟體重鎮。
「面向國際」指的是創業之初立即面向全球市場,不只要解決台灣市場遇到的問題,更要解決國際的問題。
「野心」指的是,看到市場上既有的技術,有想要突破、改良的野心。
本篇文章的 3 個 Takeaways
- 成功的 AI 商業應用案例:
Appier 通過強大的 AI 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消費者數據,實現客製化的行銷。
這種 AI 商業應用不僅提高了企業廣告轉換率,也在嚴格的數據隱私法規之下,仍能有效地利用第一方數據,達成消費者隱私與企業客戶體驗的雙贏。 - 創業初期把失敗當吃補:
創辦人游直翰及其團隊,在創業初期失敗 8 次仍不氣餒,持續測試和調整商業模式,最終找到合適的市場切角。
有時創業除了機運,更需要面對困難能堅持不懈,
如同 Appier 的核心文化:開放的心態、精準的溝通,以及挑戰世界的野心。 - 第一天就要有面對全球市場的勇氣:
Appier 創立之初即瞄準全球市場上,不只要解決台灣市場遇到的問題,更要解決國際的問題。
儘管 Appier 的商業版圖已遍及世界,但創辦團隊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在 Appier 的終極目標是成為 「軟體界台積電」成為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將 Appier 的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落地。
結語
透過 Appier 的創業故事,我們看見一群熱血沸騰的台灣人,歷經多次失敗仍相信自己,最後在多次跌跤後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讓台灣這個寶島能有面向全球的底氣。
Appier 仍在成長茁壯,現今市值 14 億美元的公司背後也曾屢被拒絕的創業團隊,所以想藉由 Appier 的故事鼓勵看到這邊的你,無論遭遇多少挫敗都要冷靜下來,坦然面對失敗,只要能從中學習並迭代,相信眼前的路都會越走越清晰。
相關報導
Appier一路走到日本上市!游直翰回顧10年旅程:別為了喝水放棄馬拉松
相關文章
系統設計元件介紹 Building Block – 系統設計 05